• 网站临时关闭注册。如果您忘记登录密码,请点击找回密码。本网站不收费,没有VIP,非赢利,资源分享仅供学习。

对现在预拌砂浆的一点点思考一直很疑惑

说太多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生产商和用户之间衔接没有到位!
 
赞同大家的看法,砂浆的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它和商品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商混没有基材的干扰,而砂浆的质量不是说按标准生产就能满足施工的要求。砂浆所使用地的基材非常关键,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基材的种类如:加气块、陶粒砌块、烧结页岩砖等的不同,相对应与基材的砂浆施工技术指标都是不同的,即使同类型的墙体基材如加气块,不同的厂家所生产的加气块在性能上都有区别。所以砂浆的质量指标不仅要满足国标要求,还要考虑施工处墙体基材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如果是预拌砂浆,影响砂浆质量的一个最大的“恶魔”就是“离析”问题。它会让你的设计配方变得面貌全非。当砂浆质量出现问题是,大多数都在找配方、质检方面的原因。管质量的往往就是“出气筒”。砂浆质量控制难度远大于商品混凝土,商混只是风险性要大于砂浆而已。因此预拌砂浆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体系和系统,它不仅是配方问题,还有设备工艺、物流及施工地的墙材基材问题。某些技术对于预拌砂浆产业可能都是难题,如砂浆“离析”问题,一些有经验的砂浆企业虽然总结了很好的措施和办法,如现场储罐的砂浆不要完全放完,及时打料。但这些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砂浆”离析问题。砂浆“离析”使你的配比完全发生变化,什么灰砂比、水灰比、强度等,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因此这个问题要特别引起预拌砂浆企业的高度重视。愚见!供参考。
 
我们这边普通砂浆的推广很难,工地只要有一点不好用就叫,然后技术人员去说下就好了,其实是一个适应过程,整体来说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好点了。我们这边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合同签了,ZF推广了,现场有移动筒仓了(储料罐),但是量没起来,因为有的工地场地有限,用包装的,存在更离谱的现象就是低标号自行加水泥然后变高标号。市场乱七八糟,还是在慢慢成熟的路上吧!行业有前途,但是需要的是时间
 
让自己,幸福 发表:
我们这边普通砂浆的推广很难,工地只要有一点不好用就叫,然后技术人员去说下就好了,其实是一个适应过程,整体来说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好点了。我们这边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合同签了,ZF推广了,现场有移动筒仓了(储料罐),但是量没起来,因为有的工地场地有限,用包装的,存在更离谱的现象就是低标号自行加水泥然后变高标号。市场乱七八糟,还是在慢慢成熟的路上吧!行业有前途,但是需要的是时间
预拌站就是未来的商混站,前景是很不错的!工地上叫让他叫好了,该改善的改善,工地上自己拌的东西未必比你配的好用,找理由罢了!关键是要老板和商混管理站搞好关系,多查查!再就是和工地搞好关系!你是在武汉工作么?哪家干混站?听说三宝的实验室主任是个女生。。。武汉的预拌发展的是很好的!
 
现在这样的建筑质量,大家还敢买房子住吗?买房子的都是在赚差价吧。建筑质量太没有保证了
 
预拌砂浆和商品混凝土对建筑质量的影响符合质量他人控制原则,所以他本身是有利于质量提高的,我们干这一行的只是因为了解的多点的内幕所以显得担忧,早年做施工现场搅拌又是怎样控制质量的.....很多的事情他是特色:(
 
有一点必须赞同 标号越高干缩就越大 后期开裂的情况也就越普遍 在图纸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可操作性 只要开裂 砂浆不好用了 工人就不干了 施工单位就会找砂浆厂家说事 而没有人敢去找设计图纸单位的麻烦
现在还有的设计图纸直接给了个1:2.5水泥砂浆,1:1:6混合砂浆,1:3水泥砂浆,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一概没作要求,这个都是老黄历的东西现在还在用,在国标上还能找到个大致相对应的强度关系,可是国标它有没有考虑过现场用的是什么水泥????PS.B,PS.A,PO,还是 PF
 
以前一直做特种砂浆,前年刚刚转做预拌砂浆这一块,时间不长,感受很多,可能是特种做时间久了,做预拌的时候也在思考一直在思考有很多地方确实感觉很困惑。不知道各位怎么看现在的预拌砂浆‘尤其是现在的抹灰,仅仅个人看法,一点点体会不多。
一、 大体形式下,现在的预拌感觉相当粗略,大体模式感觉有点抄袭商混站模式,包括资料准备应付检查林林总总,(这点说可能有点偏激大家轻拍哈哈)新推的国标有大体看上去一个标号等级(这点工地施工方很是看重)外加对施工性的约束:保水率、稠度损失率、稠度、干缩值、拉伸粘结强度(抹灰有要求)等等。
二、前期指标:保水率、稠度损失率、稠度这些我没有疑问,毕竟我们面对的直接使用者--------抹灰工人特别注重(直接关系到他每天能做多少量拿多少钱施工手感重不重),这点是必须要有保证的无非各地气候差异,外加剂掺量或者配方大家见仁见智。
三、后期指标:强度标号、干缩值、拉伸粘结强度(这个抹灰的有其它的可能没有)这里我的问题就来了,干缩值无可厚非-------一个号得材料自身干缩值必须是合格的。但是这个标号的问题我就觉得有点疑问了,一直在关注论坛一直自己也在工地上观察,抹灰用量最大现在应该是这样的,抹灰面层开裂是屡见不鲜,早期塑性开裂大家分析的原因很多,现在夏季出现的几率也大。
大家分析也都很有道理,我有一个疑问外墙抹灰为什么要做高标号的抹灰?仅仅只是因为单纯那个国标上的拉伸粘结强度?国标有没有考虑剪力墙和加气块部分之间对抹灰的差异?这点我相信做过特种的人心里应该清楚想达到那个标准或者更严重一点说过面砖那个拉拔不需要那么高的标号指标。m20?m15?就真的那么好?强度高了就真的什么一切都好?与剪力墙部分的弹性模量匹配我不怀疑但是与加气块部分的匹配合适不?与加气块匹配不佳经过几次冷热循环温差形变会不会空鼓?会不会强度高了之后干缩值会不会大?有没有朋友实际的做过希望提供一点真实的数据。
四、单层抹灰厚度,工地比较难控制,单层做厚了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材料应厚度过大自身流挂引起的问题大家也应该是深有体会。我这里地标上浆料密度1800应该也是出于标号要求而定,单层施工厚度1cm基层界面处理稍不注意,开裂问题随之即来。夏季砂浆表面失水快表面热风一吹,厚了之后砂浆里外水分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内外材料自身产生的应力也随之即来。预拌这一块应该没有考虑抗流挂(听说以后还会搞机器喷涂哈哈)、炎热天气下砂浆内外水分分布是否均匀的问题。
好的预拌砂浆考虑的不应该仅仅只有强度,浆料密度,等等那些国标上的指标。拉伸粘结强度与抗压强度确实有关联,但是强度再高开裂了就是白搭。咱们做预拌砂浆的不能仅仅只考虑前期,后期匹配性温差应力也不得不考虑,我记得特种里有一点提的我深有感触(应力逐层释放)更重要应该考虑材料自身抗开裂性能,与基层的材料匹配性、匀质性(不管是干粉状态下还是后期凝结硬化过程中)。
好的预拌砂浆不应该是一个粗略的产品,应该更精细化,它不是主体结构不像混凝土是主要承重体,更多的功能应该是粘结+初步的的找平修饰。因此技术指标仅仅以商混站模式来搞是否得当?(这个话说出来估计我会被喷的很惨哈哈)
市场接受能到什么程度真的是很困惑。个人感受,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大批评指正。



.[/QUOTE在砂浆里也算是滚爬了2年多,你上面的论述也基本就是这样的格局,工地要求的无非就是和易性!其他丝毫不会关心,因为工人好干活,钱就多多!至于砂浆的性能要求,无非也就是做做样子,做给谁看,国家看!至于他需要何种强度何种用途,估计也只有国家,他给咱们整理!目前我们市场无非就是传统砂浆的升级版本无污染而已!而且比传统多了点性能要求,仅此而已。 现在设备升级了,需要把砂浆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作业即喷涂,实实在在让砂浆实验存在了用途!
 
哪天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泥水工人在用铁网筛子在筛砂子。我觉得预拌砂浆还是会有市场的,只是道路有点崎岖。

这使得我想起德高当年(20多年前)引进中国的时候,是因为做广州市花都区火车站的外墙瓷砖粘贴的项目。最早他们还打算是推广瓷砖胶的,但是确实没办法推广起来,只是推广了一点填缝剂,主推是防水(K11系列)德高推K11防水也一直面临很尴尬的局面,就是深圳的市场的正品黑豹防水和多如牛毛的仿冒黑豹防水才是家装和中型工装销量最大的产品。但是在德高引进中国10年后瓷砖胶却突然可以推广起来。甚至需求量是爆发式增长(南方市场)。
原因很多,比如

1、其中是大量的低吸水率的瓷砖的出现(比如广东流行的把800*800的地砖切成400*800贴在墙上);

2、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这很关键。(当然前期购买瓷砖胶都是家装饰和包工头,他们为了节省成本,前期都是很离谱的大比例把水泥和瓷砖胶勾兑来使用,目前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
 
赞同大家的看法,砂浆的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它和商品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商混没有基材的干扰,而砂浆的质量不是说按标准生产就能满足施工的要求。砂浆所使用地的基材非常关键,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基材的种类如:加气块、陶粒砌块、烧结页岩砖等的不同,相对应与基材的砂浆施工技术指标都是不同的,即使同类型的墙体基材如加气块,不同的厂家所生产的加气块在性能上都有区别。所以砂浆的质量指标不仅要满足国标要求,还要考虑施工处墙体基材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如果是预拌砂浆,影响砂浆质量的一个最大的“恶魔”就是“离析”问题。它会让你的设计配方变得面貌全非。当砂浆质量出现问题是,大多数都在找配方、质检方面的原因。管质量的往往就是“出气筒”。砂浆质量控制难度远大于商品混凝土,商混只是风险性要大于砂浆而已。因此预拌砂浆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体系和系统,它不仅是配方问题,还有设备工艺、物流及施工地的墙材基材问题。某些技术对于预拌砂浆产业可能都是难题,如砂浆“离析”问题,一些有经验的砂浆企业虽然总结了很好的措施和办法,如现场储罐的砂浆不要完全放完,及时打料。但这些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砂浆”离析问题。砂浆“离析”使你的配比完全发生变化,什么灰砂比、水灰比、强度等,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因此这个问题要特别引起预拌砂浆企业的高度重视。愚见!供参考。
做了7年的干混,“离析”真的是制约成本的核心因素。本来M5的砂浆完全可以低成本供应,可是因为“离析”的存在,要大幅提高安全系数。除此之外,系统化的生产管理,在干混这个行业里很难形成,毕竟人员素质、资金压力都是制约因素。
 
二楼说的很对,起码对湖南的市场来说是如此,现在这边的老板是基本不需要技术,没有完善的科研室和检测室,一个砂浆产品随便搅下,上下墙,感觉OK就直接生产送工地,这边关系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产品质量,这种状况这几年没得到丝毫的改善,防水产品和砂浆产品质量低下,价格竞争激烈,一个字“乱”,三个字“非常乱”!
印象里福建好像也是如此!


湖南哪家的?我也在
 
我是混凝土站来学砂浆技术的,重庆混凝土由于这二年推广使用石粉代替粉煤灰使用,各位来重庆购房考查一下是大公司供应的混凝土就下手吧,私人公司就算了。
 
同意楼主的,另外现在这个时期,工地太乱了,“禁现”也只是一纸文字,机制砂,天然砂,口碑,每伙工程队要求,工人手法,等等问题,都很影响市场。
 
标准就是真理吗?专家编的标准不一定符合实际的。
这话不能这么说,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关键是标准高大家都做不成,相关人员没有研究的积极性;标准太低,介入门槛低,使得产品质量太烂。因此制定标准也是一门艺术活,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要对产业形成保护促进产业内分工。
 
我个人做普通干混砂浆有4年了,之前特种做了三年。
楼主的观点前两年我赞同,说啊说的自己也说烦了。现在我个人的观点:1、国家标准要求低,值得尊重,不管有没有用,总比弄个非常严格的标准来的实在。2、普通预拌砂将现在就是靠低价格进入市场,好的施工性能稳住市场,好的后期质量占据市场。因此国家标准只是个限制的手段,能不能长久的存在还是看市场的引导,所以那个厂家不是自己有自己一套独到的东西呢?
预拌砂将来我认为应该可以站住脚,当然路应该和商混差不多,机械化施工的进入,用施工进度抵消材料的高成本。
可以要个联系方式 交流交流嘛 大神
 
预拌砂浆没那么简单吧!料在好,工人施工手法不对,对要求的不一致也能导致一些问题,毕竟混凝土操作简单,到工地不是泵送就是自卸,后期养护,砂浆呢?每个流程都有严格的要求,砂浆从出厂到工地,前期拉毛,在上墙,环节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