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本网站。如果您忘记登录密码,请点击找回密码本网站不收费,没有VIP,非赢利,资源分享仅供学习。

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hbcyjnpx

见习生
注册
2007-03-08
帖子
26
反馈
3
积分
84
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一、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最近,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执行率不高,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困难重重,难以全面启动,离国家设定的建筑节能总体目标差距较大,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从问题的普遍性分析,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对节能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四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2、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角度看,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作为执法依据。现阶段节能建筑的建造主要是通过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来实现的,由于国家还没有颁布建筑节能方面专门的法律,地方也没有相应法规,建筑工程达不到节能技术标准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能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相关条款进行监督管理。把建筑节能与建设工程其他强制性条文等同要求,造成建筑节能工作执法依据不足、行政监管力度不大、管理手段不硬,这是节能建筑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培育节能建筑市场政策环境的角度看,目前还缺少有效的节能建筑市场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在经济层面上涉及初期投资、运行费、维修费、改造费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与取舍,而在有限的投资下,业主一般不会主动考虑建筑节能措施及先进节能技术的运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经济激励措施,节能建筑的建设单位很难面对市场初期的种种风险和阻力。ZF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激励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建设单位渡过市场开拓期的难关,最终将在ZF政策的引导和建设单位的运作下,形成稳定的节能建筑市场。
4、从建筑业主、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建筑节能材料的成本价差阻止了节能建筑的发展步伐。建筑要节能,势必增加建设成本。房地产开发商负责房屋的建造,并非使用者,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不会过多考虑节能问题。即便懂得真正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开发,但在具体实施时有些开发商也只会限于节能建筑的表面,在外围护结构上做点文章,不会顾及深层次的节能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一部分开发商为营造卖点,宁可在园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投入高成本,但对于节能措施采取勉强达标过关的较多。
5、从老百姓接受节能建筑房价比的角度分析,建造节能建筑的造价会有一定的增长。节能建筑是通过降低围护结构的能耗,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来实现的。一方面,降低能耗可以通过合理完成建筑平面布局、合理选择朝向、适当降低窗面积比等手段来实现,这些措施不会增加造价。另一方面,达到节能还要提高外门窗性能,选用中空玻璃,每套住宅(按100平方米计)造价需增加1000元;实施外墙保温隔热措施,造价按每平方米增加100元以内(按外墙面积计,一般外墙面积为建筑面积的1/2左右),外墙保温每套住宅增加造价为5000元。综上所述,每套住宅达到节能标准基本要求其造价一般会增加6000元左右。在建筑节能意识还未深入人心时,建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购房选择,是会影响开发商的节能措施决策的。

二、建筑节能需要正确把握并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推进建筑节能,既改善室内热环境,又降低能源消耗,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利国利民的事情。从当前来看,建造节能建筑,会增加一些投入成本,但是,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关注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节能建筑由于改善了室内的环境,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存质量也大大提高,这就是社会成本的节约。
二是“新建”控制与“既有”改造的关系。推进建筑节能,当前面临的双重任务是既要按节能标准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能耗水平,又要加快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步伐。必须坚持“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抓“新建”控制;一手抓“既有”改造。从实际情况看,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难度更大,需要更为灵活的政策,探索更为有效的办法。
三是“导”与“堵”的关系。由于开发单位建设节能建筑,毕竟需要增加建设成本,企业不可能有完全自觉的行动。为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从税收、金融、投资、招投标、造价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建设单位和开发企业实施建筑节能;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必要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强制建设单位和开发商执行节能标准。有了前“导”、后“堵”,建筑节能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四是增强合力与各司其职的关系。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增强工作合力和效能,同时,又需要按照工作分工和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从ZF部门看,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科技、财政、房产、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从企业来看,科研、材料生产、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等应该相互合作,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规定,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措施。

三、全面推进建筑节能,需要构建几个体系
一是构建规划体系。要按照“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理念,“资源节约、环境优良”的目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抓紧研究和科学地制定“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推进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
二是构建法规体系。要在国家对节约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实际,抓紧研究、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
三是构建标准体系。针对本地建筑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制定与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技术规范、图集。
四是构建研发体系。瞄准国际先进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加快建筑节能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
五是构建监管体系。切实加大依法监管的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监管网络,通过严格的审查、监管、处置,确保建筑节能法规、标准在当地得到全面落实。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加强地方ZF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
2、加快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步伐,加大资源保护和节能的执法力度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将建筑节能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推进,就一定要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通过立法、执法来确定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鉴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建筑节能存在的差距,迫切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对建筑节能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3、着手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保护和鼓励遵法守法的开发商 要探索ZF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建筑节能产业快速发展。研究对新建建筑推广建筑节能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示范项目给予贴息优惠政策;研究适当延长墙改专项基金的征收时间,扩大使用范围,促进墙改基金支持节能工作;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资参与既有建筑改造;应将节能建筑的审批纳入施工许可证的管理范围。建议对不执行节能标准的新建(或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或者建筑能源消费税;对节能建筑则实行零税率政策。鼓励生产和采用节能门窗和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经认证合格的节能门窗、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减半征收产品增值税。制定推广节能空调、燃气空调和冷热电联产的具体措施;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建筑耗能器具的经济激励机制。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
  4、积极培育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带动节能建材、再生能源利用产业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节能将面临跨越式发展,必将带动节能建材、再生能源利用产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ZF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规范性建筑节能市场的形成,促进节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保证节能效果的目的。组织有关社会团体、各方面专家和企业界代表积极参与,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提出节能目标、制订节能规划、考察资源状况、研究技术条件、完善产品标准、规范产品认证、组织产品标识、分析市场动态、评估节能潜力、鼓励开发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等途径,向社会发布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节能产品需求预测、节能技术发展方向、节能市场信息、推荐限制和淘汰产品目录,并通过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处罚违规企业、禁用不合格产品等手段,引导建筑节能产业通过正常竞争,做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配套、规模合理、质量提高,以开辟广阔的建筑节能市场,满足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5、尽快建立闭合管理程序,完善行政监管制度 建立和执行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设计备案—专项稽查—节能验收”闭合管理程序。设计文件必须满足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条文,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设计文件进行专项审查,凡达不到《节能标准》的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更不能无证施工;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到市建筑节能办公室进行告知性备案;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监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改正;房屋竣工后必须按照居住建筑节能检验规定进行检验,建设单位在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建筑节能达标情况一并验收,验收报告报建筑工程质量部门备案,未经验收或达不到节能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6、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 ZF及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ZF、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开展广泛持久的群众性的建筑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开发商和广大居民的认识程度,树立良好的节约能源资源的观念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措施、科学技术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加强建筑节能科技书刊和通俗读物的出版工作;建立建筑节能信息网站,搜集整理国内外信息;扩大与国外交流渠道。
做好建筑节能的宣传,让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节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在意识深处,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在人们对待自然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的时候,建筑节能才会走向自律、走向自为。加快节能示范建筑、示范区、示范村建设,让更多的群众从亲身的感受中得到启发,形成共识。加快建筑节能的立法,在有关的政策、法规中体现各方利益并广泛宣传,才能真正增强全民的建筑节能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让人们从“要我节能”中体验到节能带来的实际好处,进而转变为“我要节能”,把应该和可能节约的建筑能耗降下来,为降低能耗、减少排污、保护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阅后获益菲浅,请楼主多多出好文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