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找到了一本所谓的技术专家写的书,比如《合成高分子乳液》,就以为找到了开启宝箱的钥匙,就跟听了两次股评,就以为在股市畅行了。其实,行业里流传这样一句话:炒股炒得没有本钱了,才去评论股市呢?
那些书的作者何尝不是如此,假如,他的水平如此高,办厂岂不是大发?忙得岂不是不亦乐乎!哪来时间写书?写书的大多都是学究,那些翻别人的书到处拷贝的所谓伪学者,目的就是为了评个职称什么的。我们不妨做一下简单的调查,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乳液生产厂商,比如联合碳化、比如国民淀粉等等,他们把它们所有的配方都拿出来,晒在一本书里,恐怕也只有寥寥几十页,产品也不是涵盖所有的品类,而且就算这样的配方或者产品,也仅仅在某些方面是尖端的,其他,也就是一般般。就算这样,他们也不想拿出来晒,晒干了,他们还吃什么?于是,那些伪学者往往就只好,东抄抄、西编编,凑成一本厚达几百页的书,这你也信?愚!
而抄来的往往是别人弃之不用的配方,大约20多年以前抄的,当时抄的时候也就过时了。所以,书本上的配方一般落后市场30年。
何以见得呢?我来评论一下你找的配方:当你收集到配方准备用的时候,你会发现,合成用的单体好像还能找到,乳化剂和催化剂还有其他助剂都停产好多年了。好歹生产出来,竟然过不了现在苛刻的检测,那时候你一定会狂晕?再就是设备,现在的设备密闭性非常强,往日的设备需要充氮保护,你又要犯迷。怎么办呢?
于是,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先别忙着生产,先派人打入乳液生产厂,从操作工做起,然后,注意字纸篓,还有原料名称什么?收集多多的。
接着,从设备、生产过程控制、包装过程,直至销售环节的探究,一旦你差不多了解了,然后,数数腰里的票子。
这样干起来绝对不吃亏!!
从实干开始,别玩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