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配置普通砂浆在应用中的“快干”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机制砂中的含泥量-从副表中的机制砂筛分数据看,机制砂中<0.08mm筛余在8%-12%范围,通常石灰石机制砂伴随较多的粘土,这些粘土在加水搅拌后会有后增稠现象,在砂浆中表现出稠度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的现象。排除方法:筛除<0.08%泥浆,用筛净的机制砂在同一配方中和未晒净的机制砂以及河沙做对比,观察稠度随时间的变化。机制砂生产中应在破碎前注意石料中的泥块和有机物,需通过原材料控制和生产工艺加以控制,这些泥块和有机物会对砂浆的需水量,干燥收缩,稠度和强度都有影响。
2)高温保水性-目前处于夏季高温季节,砂浆的高温保水性是保证砂浆稠度稳定性和干透后强度的关键指标,砂浆的保水性会随施工环境的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大体上普通砂浆掺入的纤维素醚的掺量很少,砂浆本身的保水性不是特别好,只能满足厚层施工的保水性要求,所以温度升高后砂浆保水率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砂浆的保水率不足。一般处理方法是在砂浆中掺入粉煤灰,矿渣等活性掺合料以降低砂浆的水化活性,或是在夏季提高砂浆中纤维素醚掺量和缓凝剂掺量。
3)单纯从添加剂角度-普通干粉砂浆中普遍使用的添加剂有纤维素醚,缓凝剂和减水剂。a)纤维素醚角度-在普通砂浆中一般选用高粘度纤维素醚,同等掺量情况下粘度越高,砂浆保水性越好,负面影响是砂浆变得粘稠,表面易结皮。夏季使用时需关注高温保水率,选择高温保水性好的纤维素醚品种,冬季使用时需要关注低温缓凝性,选用缓凝性小的纤维素醚品种。这需要和供应商沟通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b)缓凝剂和减水剂-品种多,使用效果差异大,单从“快干”角度,需关注缓凝剂的缓凝效果和对强度的影响,减水剂可选择缓凝型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