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069167 试验员 注册 2009-01-04 帖子 314 反馈 19 积分 379 QQ 355069167 2010-09-26 #1 作为从事建筑保温技术的人来说一定对JG149、JGJ144和JC/T992这几个标准比较熟悉,如果严格按照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的话,砂浆的性能差别应该不大。但是现在的检测方法又是什么呢?天津搞过技术员培训,成型方法是将砂浆填入成型框填满抹平后取下成型框,放入标养室,这种做法是JC/T992的实验方法,但是却少了覆盖养护。JGJ144是现场的检测,JG149是在70*70水泥砂浆试块上抹一道砂浆在上面压上40*40的砂浆试块。有没有人试过同一种砂浆因不同的检测方法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检测结果?对此我专门做了对比实验。 实验配方如下: 水泥42.5 500 40-80目砂 500 HPMC 2 5044 25 此配方的质量应该是不错,但是检测的结果却令人难以想象,送某检测机构检测被告知不过关。 (1)按JC/T992的实验方法成型,不覆盖,自然环境(非标养)7天。 检测结果如下: 0.58,0.73,0.61,0.63,0.53 (2)按JGJ144的方法,在水泥试块上粘结EPS板,砂浆由10mm厚压到5mm,户外放置7天(其中两天下过雨)。 检测结果如下: 0.99,0.87,1.12,0.99,1.29 (3)按JG149的方法,抹3mm砂浆压上水泥试块,自然放置7天。 检测结果如下: 0.8,0.73,0.91,0.81,0.6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同一种砂浆因检测的方法不同结果有多大。 从实验的破坏情况来看,(1)主要在粘结交接面附近,有20-50%不等情况的空粘或虚粘。(2)(3)基本无虚粘现象。这样我们就不能看出为什么(1)号的强度如此之低了,因为(2)(3)号都存在揉压的过程,而一号很少可能有,同时如果在非揉压情况下干燥的砂浆试块和砂浆接触,因空气和水的置换还会进一步造成空隙。 所以按(1)方法做检测,受人为的因数到底有多大?它能真实的反映材料自身的性能吗?据我所知全国应该90%都这样检测的,好的实验室用标养,差的实验室根本就不标养。这种实验方法是简单,但是有没有对这样的实验方法产生过质疑,我们的所谓专家都哪去了?挂个专家头衔都在做些什么?到底哪种检测才是我们和应用相配的、能反映实际的情况?当一个国家级文件出台的时候,首先应该论证它的真实可靠性,真正对产品负责对企业负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有真正的依据,我不清楚这样的对比实验都谁做过,也改变不了现实,但是希望有人能看到而去验证。
作为从事建筑保温技术的人来说一定对JG149、JGJ144和JC/T992这几个标准比较熟悉,如果严格按照标准中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的话,砂浆的性能差别应该不大。但是现在的检测方法又是什么呢?天津搞过技术员培训,成型方法是将砂浆填入成型框填满抹平后取下成型框,放入标养室,这种做法是JC/T992的实验方法,但是却少了覆盖养护。JGJ144是现场的检测,JG149是在70*70水泥砂浆试块上抹一道砂浆在上面压上40*40的砂浆试块。有没有人试过同一种砂浆因不同的检测方法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检测结果?对此我专门做了对比实验。 实验配方如下: 水泥42.5 500 40-80目砂 500 HPMC 2 5044 25 此配方的质量应该是不错,但是检测的结果却令人难以想象,送某检测机构检测被告知不过关。 (1)按JC/T992的实验方法成型,不覆盖,自然环境(非标养)7天。 检测结果如下: 0.58,0.73,0.61,0.63,0.53 (2)按JGJ144的方法,在水泥试块上粘结EPS板,砂浆由10mm厚压到5mm,户外放置7天(其中两天下过雨)。 检测结果如下: 0.99,0.87,1.12,0.99,1.29 (3)按JG149的方法,抹3mm砂浆压上水泥试块,自然放置7天。 检测结果如下: 0.8,0.73,0.91,0.81,0.6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同一种砂浆因检测的方法不同结果有多大。 从实验的破坏情况来看,(1)主要在粘结交接面附近,有20-50%不等情况的空粘或虚粘。(2)(3)基本无虚粘现象。这样我们就不能看出为什么(1)号的强度如此之低了,因为(2)(3)号都存在揉压的过程,而一号很少可能有,同时如果在非揉压情况下干燥的砂浆试块和砂浆接触,因空气和水的置换还会进一步造成空隙。 所以按(1)方法做检测,受人为的因数到底有多大?它能真实的反映材料自身的性能吗?据我所知全国应该90%都这样检测的,好的实验室用标养,差的实验室根本就不标养。这种实验方法是简单,但是有没有对这样的实验方法产生过质疑,我们的所谓专家都哪去了?挂个专家头衔都在做些什么?到底哪种检测才是我们和应用相配的、能反映实际的情况?当一个国家级文件出台的时候,首先应该论证它的真实可靠性,真正对产品负责对企业负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有真正的依据,我不清楚这样的对比实验都谁做过,也改变不了现实,但是希望有人能看到而去验证。
耀阳 论坛协管 管理成员 版主 终身成就徽章 管理组 新人进步徽章 原创先锋徽章 特殊贡献徽章 武林高手 江湖大侠 世外高人 注册 2008-04-05 帖子 8,858 解答 4 反馈 575 积分 11,016 2010-09-26 #2 中国的国情就这个样子。
C COVER 见习生 注册 2010-03-16 帖子 105 反馈 2 积分 181 2010-09-27 #3 在中国,外保温引入的时间并不长,而最先接触保温的还是企业界的同仁。国内所谓的专家只是一个职业称谓,他们对保温材料的了解并不比业内人多,所谓“属业有专攻”。职业错误会漫漫纠正的,耐心等待。。。。
惊 惊天 见习生 注册 2010-08-04 帖子 26 反馈 2 积分 25 2010-09-30 #5 不同的实验人员做出的结果确实用很大差别,夏季比较突出,和水硬性材料要与水反应有关,而夏季水分蒸发比较快水泥强度不够,如果没有标准养护实验条件同时实验又粗糙结果可想而知了。有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实验室标准养护条件是使砂浆在短期内达到最终强度,但是如果不按严格要求做,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不能反应砂浆最终的性能,人为改变了检测方法是人的因素不是方法问题。如果按工程验收标准来进行检测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就是自然环境下对实际的一个检验,尽管短期内并不是砂浆最终性能的检测,但是却反应的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砂浆的性能,如果是合格的那么使用就是安全的,但是检测就麻烦,要有温度跨度、湿度跨度、风霜雪雨等环境模拟,这也就是大型耐候性实验,这种实验是不可能对材料进行复检来使用的,因为时间太长。现在的标准是短期内要求测出砂浆的最终性能,而不是砂浆各个时期的性能,也许实际应用中在验收时砂浆是达不到要求(例如冬季施工还要7天检测),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是不是应该再有相应的标准?
不同的实验人员做出的结果确实用很大差别,夏季比较突出,和水硬性材料要与水反应有关,而夏季水分蒸发比较快水泥强度不够,如果没有标准养护实验条件同时实验又粗糙结果可想而知了。有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实验室标准养护条件是使砂浆在短期内达到最终强度,但是如果不按严格要求做,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不能反应砂浆最终的性能,人为改变了检测方法是人的因素不是方法问题。如果按工程验收标准来进行检测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就是自然环境下对实际的一个检验,尽管短期内并不是砂浆最终性能的检测,但是却反应的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砂浆的性能,如果是合格的那么使用就是安全的,但是检测就麻烦,要有温度跨度、湿度跨度、风霜雪雨等环境模拟,这也就是大型耐候性实验,这种实验是不可能对材料进行复检来使用的,因为时间太长。现在的标准是短期内要求测出砂浆的最终性能,而不是砂浆各个时期的性能,也许实际应用中在验收时砂浆是达不到要求(例如冬季施工还要7天检测),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是不是应该再有相应的标准?
中 中庸之道 见习生 注册 2010-09-28 帖子 24 反馈 0 积分 24 QQ 771301069 2010-09-30 #6 其实1方法根本不合适情况,粘结粘贴板时肯定要挤压,抹面抹灰也是抹刀压抹的。但是1方法面积如此小,很难压实,而且提模时还有带起砂浆,其实接触的面积肯定不够。所以数据偏少。中国就是喜欢每个地方自己的路,检测方法不统一。说好149是这个系统的检测方法。可是每个检测中心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奇怪的是每年审核的时候,这些专家干什么吃的,红包一拿,走走样子。这就是现有国情。
其实1方法根本不合适情况,粘结粘贴板时肯定要挤压,抹面抹灰也是抹刀压抹的。但是1方法面积如此小,很难压实,而且提模时还有带起砂浆,其实接触的面积肯定不够。所以数据偏少。中国就是喜欢每个地方自己的路,检测方法不统一。说好149是这个系统的检测方法。可是每个检测中心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奇怪的是每年审核的时候,这些专家干什么吃的,红包一拿,走走样子。这就是现有国情。
X xuelu1021 试验员 新人进步徽章 武林新丁 后起之秀 注册 2008-01-08 帖子 154 反馈 23 积分 204 2010-10-12 #7 中国的标准就是这样。编了在改,改了还改,永无止境。尤其是编写标准的人做的试验很少,或者干脆不做,凭几个厂家的建议就可以随便写实验方法。中国的标准都是体制标准,国家下达计划到个人,个人组织人员编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中国的标准就是这样。编了在改,改了还改,永无止境。尤其是编写标准的人做的试验很少,或者干脆不做,凭几个厂家的建议就可以随便写实验方法。中国的标准都是体制标准,国家下达计划到个人,个人组织人员编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蜗牛起步 见习生 注册 2011-07-25 帖子 68 反馈 2 积分 96 QQ 417074024 2011-09-14 #8 楼主说出了压抑了我快一年的心声,确实这几套测试方法不一,带来的后果,房的一米。常见一些文章说某个配方怎么怎么好,做出的数据怎么怎么大的。自己拿来一试,效果差距甚远。就算有误差,但差距也太大了啊,我部门一直用不覆盖的做法,测试结果就是偏小,领导质疑,搞的我们都没什么信心了。个人感觉不同实验室所做出的数据可比性不大,条件,方法,设备,环境的差异?本来工程上测试数值误差就很大,还比较什么啊?所谓的标准出的多了,这个市场也就乱了。指定标准的人啊??有多少是实践于工程的人啊。一帮蛀虫!!!!!!!!
楼主说出了压抑了我快一年的心声,确实这几套测试方法不一,带来的后果,房的一米。常见一些文章说某个配方怎么怎么好,做出的数据怎么怎么大的。自己拿来一试,效果差距甚远。就算有误差,但差距也太大了啊,我部门一直用不覆盖的做法,测试结果就是偏小,领导质疑,搞的我们都没什么信心了。个人感觉不同实验室所做出的数据可比性不大,条件,方法,设备,环境的差异?本来工程上测试数值误差就很大,还比较什么啊?所谓的标准出的多了,这个市场也就乱了。指定标准的人啊??有多少是实践于工程的人啊。一帮蛀虫!!!!!!!!